预付费卡表厂家-华邦仪表-预付费卡表

预付费卡表厂家-华邦仪表-预付费卡表

价    格

更新时间

  • 来电咨询

    2020-11-16

罗小姐
18958839123 | 0577-62986771    商盟通会员
  • 联系手机| 18958839123
  • 主营产品|多功能数显表,数显表电流电压,数显表面板控制
  • 单位地址|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北白象龙河路75号
查看更多信息
本页信息为华邦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“预付费卡表厂家-华邦仪表-预付费卡表”产品信息,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“预付费卡表厂家-华邦仪表-预付费卡表”价格、型号、厂家,请联系厂家,或给厂家留言。
华邦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预付费卡表厂家-华邦仪表-预付费卡表。

dtsyf866功能简介

计量功能

l ade7752测量正负有功功率,以同一个方向积算电能,解决电流反接---问题

l 电能计量线性好、动态工作范围宽,在1000:1的动态范围内误差小于0.3%

l 具有峰(第2费率),平(第3费率),预付费卡表,谷(第4费率)三费率分时电能计量功能

l 根据不同的费率时段设置,分别计量峰电量、平电量、谷电量,总电量为3费率之和

l 任意时段的起始及终止的实际时间和预置时间误差不超过0.5s/d

l 电能量数据---转存日为每月1…28日中任意日的任意时,缺省设置为每月1日零时(月末---)

l 时段切换由内置硬时钟切换,---、计时和闰年自动切换功能,具有时钟备用电池

l 断电后,所有存储数据不丢失,能保持10年以上





为什么不能用三块单相电子式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有功电能?

  为什么不能用三块单相电子式电能表计量三相四线有功电能?  

答:在通常的情况下,用三台感应式电能表是可以计量三相四线有功电能的。因为三相四线有功电能就是三个单相电能的总和。如果功率为正,表正走。功率为负,表反走。而单相电子式电能表不管功率是正还是负,它都正走。这样设计主要是据于如下二点理由:一是民用负荷不存在向电网倒送电的运行方式;二是为了防止用户将电流极性反接使表倒走,从而达到---目的。所以电子表在设计芯片时就考虑不管功率是正还是负,它都正走。  

在三相四线用户中有可能存在单相电焊机之类的线(380v)负载,会有一相功率出现负值。该相表要倒走,是属正常计量方式。





显示功能

l 采用lcd液晶汉字显示器,显示器寿命至少10年

l 显示器在-20℃…+55℃温度范围内能清晰显示

l 能以“峰”、“平”、“谷”汉显指示当前费率

l 电能量显示位数为6位整数,2位小数

l 具有循环显示模式,预付费卡表功能简介,显示时间内容时提示用户当前表计的费率状态

l 显示内容:显示内容包括主显示代码和辅助显示代码两个方面:

             主显示代码指示数值,辅助显示代码指示显示项内容及数值单位

l 具体显示内容祥见附录b

6.7  购电预付费功能

l ic卡表根据各时段的用电量、与对应时段电价相乘后,倒减计算得到“剩余金额”

l ic卡表内剩余金额小于“告警金额”后,将常显“剩余金额”,提醒用户购电

l ic卡表内剩余金额为零后,将常显“剩余金额”,切断继电器,预付费卡表厂家,购电后恢复供电

l ic卡表内剩余金额为负后,将常显“欠电金额”,并切断继电器,购电金额大于欠电金额后,预付费卡表一表一卡,恢复供电

6.8  用户购电功能

l 用户只持有“用户卡”,完成购电、插卡检查ic卡表“剩余金额”的功能

l 购电后将购电ic卡插入用户的电表ic卡座内,操作卡期间显示表内的“剩余金额”

l ic卡表正确读取购电卡内容后,将显示“新购金额”数,累加后的“剩余金额”数

l ic卡表进入正常循环显示,此时可以将卡拔出,向表内输入金额过程完成

l 用户插入---金额的“购电卡”后,ic卡表将显示“剩余金额”数

l 用户的ic卡禁止折叠,应存放于无潮、无尘的环境下,以免损坏





预付费卡表厂家-华邦仪表(在线咨询)-预付费卡表由华邦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。华邦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企业理念,拥有一支技术---的员工队伍,力求提供---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社会,并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光临惠顾,真诚合作、共创美好未来。华邦仪表——您可---的朋友,公司地址: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北白象龙河路75号,联系人:杨小。



    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     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86890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18714235.html
     关键词:

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